逛香港
港泰旅游札记之十三
逛香港
飞机终于降落在了香港国际机场,走出飞机,我们顿时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在机场门口接我们的陈先生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好了,你们已经回到了家。”尽管我们在泰国只耽了七天,但我们总觉得自己是一名久别的游子,迫切希望回到家中,陈先生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我们便纷纷将泰国这几天的游玩经历讲给了陈先生听,并从陈先生那里得之陈导休假去了,今后在香港的两天改为我们自由活动。于是,我们便充分利用起这两天属于自己的时间,尽量多了解香港人的生活。
第二天正是星期日,香港所有的商店在双休日期间,不到九点半是不开门的,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睡懒觉的机会,早上起来后,我们“曦荣假期”旅行团便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的逛起了香港商业区。
据说从尖沙嘴到旺角这一段商业区是香港最为繁华的商业区,里面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类似武汉的汉正街,当然,汉正街是无法同这里相比的,由于香港对世界各地的商品实行免关税的政策,因此,这里几乎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名优商品,而且价格低廉,绝对没有假货。人们常说香港是“购物的天堂”缘于此。
这次逛街绝对是我有生以来逛街时间最长的一次,我和荆州的黄先生、武汉的陈先生三人乘地铁于九点四十分到尖沙嘴,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慢慢地浏览两旁商店。原以为男人逛商店很干脆、时间短,没想到我觉过低地估计了黄先生和陈先生的逛街水平,亲戚朋友托我购买的商品我在极短的时间内购到了手,但黄先生和陈先生却不似我这么干脆,他俩慢慢地逛、慢慢地选,我就只好跟在身后当参考,每次眼看要成交了,但总是由于某种原因又告吹,急得我在一旁直跺脚。到了下午三点钟左右,两腿就象灌了铅一样,实在不想迈出一步,两眼皮直打架,哈欠连天,恨不得旁边生出一张床来,马上躺上去一睡不醒,这或许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吧,类似一于马拉松运动员必过的“鬼门关”。我一看黄、陈二位兴致还很高,只好硬着头皮奉陪到底,一个小时后,终于度过了这难熬的“鬼门关”,全身心又开始轻松了起来。只是不知他俩也是否有这样的生理反应。这样,从上午九点四十逛商店起,一直到晚上七点半结束,近十个小时,而他俩仅仅只买了不到三件商品,花费这么长的时间,在我看来实在不值,只不过这是在香港而已。没想到,三位小姐逛商店的时间比我们还要长,她们直到晚上九点半才回,谢天谢地,幸好没有跟她们在一起。望着她们大包小包的提回,真是恨不得要将整个香港购回去。
香港的夜景也是很美的,站在太平山上向下望去,眼前亮起一片灿烂的星光,各种灯光把港岛照得如同白昼一般,一串串,一层层,星罗棋布,重楼迭翠,好一个不夜城。难怪世人称她为“东方的明珠”的。
在香港的几天中,我深深感觉到,作为一个拥有600多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拥挤在这么大的一个弹丸之地,如果没有一个严格而科学的管理、健全的制度是不行的,而香港人的各种综合素质也无愧于国际化大都市这一称号。“地铁现象”便可见一斑。在香港,所有的地铁车站均实行无人的微机售票,在十几个单人通道中,均有一个不到一米高的栏杆,只有将卡(即票)插入孔中,人才能通过,旁边还有一个没有栏杆供残疾人过的通道,如果你不买票直接跨过栏杆或从残疾人通道走进也无人干涉你,为此,我就站在一旁观察了一段时间,发觉没有一个如我想象那样不自觉的,纷纷买票坐车,残疾人通道几乎形同虚设,车内没有司乘人员,年轻人一般都主动地让坐给年老的,对那些手拿什物的人上下车,总有人前去帮忙,完全的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行为。香港的私家车不亚于曼谷,街道也要比曼谷窄得多,但香港不塞车。听陈导讲,在香港,司机是不敢随便的停车和倒车的,否则被罚掉几分就够司机们几年翻身的了。但在大街上几乎又没有见到一个交警,一切全在电脑的控制之下。这或许是香港与曼谷在交通管制上的区别吧,曼谷的交警多,甚至忙得满头大汗,但也无法阻止塞车。
香港真不愧为国际化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