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叶永烈
港泰旅游札记之二
偶遇叶永烈
第二天,我们便起了个大早,用完早餐叫了一辆出租车直奔皇岗口岸,于8:00前到达目的地。
从皇岗口岸出关到海外旅游的人特别多,各个旅游团的导游在人海之中寻找自己的队员,我们三人从人缝之中挤进了口岸的休息厅内,安心地等着李小姐的出现。
然而,半个小时过去了,李小姐没有出现,一个小时过去了,李小姐仍没有出现。我们开始有些不耐烦了,出去打电话,可是周围没有电话亭,而有电话的小商店又被告之不能用他们的电话同外界联系,无奈,我们只好静下心来等待。
不一会儿,我听说作家叶永烈携夫人也在皇岗口岸等待出关,于是,我赶紧抓这个机会,对叶永烈进行了即时采访。
对我的突击式采访,叶永烈并没有感到很突然而拒绝,他很和蔼,对记者也是有问必答。得知他那50 卷1750万字的《叶永烈文集》已脱稿,并已交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文集共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27卷是纪实文学,主要内容是当代重大政治人物、事件的传记;下部23卷是科普作品,主要收集的是他早年的一些青少年科普读物。目前,他正在整理以前他采访的笔记,计划出版一本50万字的〈叶永烈采访手迹〉,之后便安心写〈陈云传〉。
谈及当前中国纪实文学的现状,他认为目前纪实文学主要存在两种现象,一个是偏重写社会问题,另一个则是虚构的成分太多。问他的作品有没有虚构的成分,他则说,没有把握的事他决不敢动笔,并说虚构的纪实文学是没有生命力的。这样就不得不谈及有关他的一些纠纷,但他并不回避这个问题,并就一些事件真相一一作了答复,他这种认真、诚恳的态度令我不安,我反倒对自己的提问而有些内疚。当然,我不忘请他为本报题写几个字。
正谈着,黄先生来告,李小姐来了,于是,我就结束了采访,直找李小姐。李小姐大约二十五、六岁,个头不高,上身穿一件米黄色毛衣,下身穿一条牛仔裤,体态丰满但不雍肿,皮肤白而嫩,看得出她不是广东人,果然,她说她是大连人。见了我们,她一再表示歉意,并说是由于送几个客人又赶上堵车,便来晚了,见此,我们的怒火也就一扫而光。
李小姐抓紧时间分发护照,这样,我们这个取名为“曦荣假期”的旅行团在李小姐的撮合下组成了。团员有来自江西南昌的郑总经理一家7人和龚老板夫妇以及武汉某外资企业的5个年轻人(3男2女)再加上我们3 人,共17 人。
李小姐将护照分发完后,再到口岸办理好了一切出关手续,然后,我们就排队接受检查,依次出关。
然而,出关后,还有更邪乎的事情等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