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崇阳肢残运动员刘细谷
九月初的江城,骄阳似火。在华中师范大学的田径场上,湖北省残疾人田径运动会进入了自开赛以来的第一个高潮。5000米的比赛正紧张而又激烈地进行着。 只见一个没有双臂的青年,正在吃力地朝前跑去,离终点还有200米、100米……,突然,他昏倒在跑道上。 人们把他抬进了急救室。醒来后,他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明天还要用这双脚去跑1500米。 他,就是来自咸宁市崇阳县的肢残青年刘细谷。
艰难的行走
刘细谷的童年是不幸的。1973年12月,9岁的他在村里的高压变电器下玩耍,不慎触到了变压器的高压电源,强大的电源从他的左手传到右手,顿时出现大面积炭化,医生在他昏迷不醒的时候就为他施行了双臂截肢术。 童年里所有的天真和幻想就在这双肢被截除的瞬间破灭了,他不得不辍学在家,望着整天愁眉苦脸的父母,天真的他反而安慰起妈妈来:“娘,别伤心,我的手还会长出来的。”母亲一把将他搂在怀里,失声痛哭起来。两年后,父亲病逝了,家庭的重担全落在了母亲一人的肩上。 刘细谷不忍心拖累母亲,他开始练习走路了。 没有双手平衡,站起来都十分困难。刚开始,他在自家的晒谷场上练习走路,虽然道路平坦,但双脚总是不听使唤,每迈出一两步就摔倒在地。摔倒了再爬起来,爬起来又摔倒。村里人看着都伤心,但幼小的刘细谷没有在困难面前退却,他顽强地走了下去。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锻炼,刘细谷终于能够稳步走路了。
双脚的功能
刘细谷艰难地迈出了人生第一步,但后来的人生道路更加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细谷走到了青年。这时候,他思索更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用自己的双脚走出一条自食其力的道路来。
对刘细谷而言,双脚不仅用来走路,而且还要起到手的作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从不间断地锻炼自己的双脚,长时间的磨练,他的双脚拇趾长长了2厘米,其弯曲度和灵敏度已基本上达到了手指的功能。 不屈的个性,使得刘细谷决心用双脚去尝试一般正常人也难做的木工活。可以想象,用双脚去完成双手的工作,其难度非同一般,记得当初他用右脚趾抡起6磅重的锤子打凿眼时,无数次砸在了左脚上,拉锯、推刨等等,这些工序使刘细谷的双脚总是交替出血、化脓,这一切,他都咬紧牙关挺了过来,经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磨练、拼搏,刘细谷终于成功了。他的木工活远近有名,他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为乡亲们加工了100多把椅子、200多只小凳,修理了400多件小农具。也许,一个正常的木工修这么多的工具不算什么,但要知道,这是一个仅仅只有双脚的木工做的活。
刘细谷决心要用自己所学的技术回报社会。他发现,农村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农闲时的乡亲们不是打牌,就是睡觉。于是,他主动请缨请求去为乡亲们放电影。经过短时间的培训,他能够用双脚准确而又熟练地操作每一个放映动作。一次测试中显示,刘细谷从架机上桌到调焦放映,40多个动作只需4分27秒,比健全人还要快。每放映一部影片之前,刘细谷都不忘加放一、二部科普、计划生育宣传片,将致富和基本国策宣传到了每一个人的心坎上。从1985年到1990年这6年的时间里,他在全县17个乡镇累计放映1300多场次,行程4500余公里。
刘细谷经过磨练的双脚,终于从荆棘丛中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这时候的他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实现从走到跑的跨越。
生命的跨越
刘细谷有着坚强意志,他知道要实现自己生命的跨越,就必须付出超常的努力。记者从刘细谷周围的人那里了解到,刘细谷一直在坚持着跑步和游泳的体育锻炼,平时走路也要比正常人快,他的这种能力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经过40多天的大强度集训后,刘细谷走进了全国伤残人运动会中。在运动场上,他终于实现了从走到跑的跨越,创造了自己人生的辉煌。市残联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刘细谷于1984年首次参加全国首届伤残人运动会,便一举夺得了一金三银的成绩,在1987年的第二届全国伤残人运动会上,他在感冒发烧的情况下,仍为我市夺得了两枚铜牌。1984至1991年,他共三次参加省残疾人运动会,夺得了七枚金牌。然而,在这次省十运会中的残疾人运动会上,令记者大为感动的并非是他所夺得的两块铜牌,而是他那种精神,一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拼搏精神。
刘细谷的教练告诉记者,在这次省运会中,像刘细谷这样双臂都被截除的运动员只有他一人,他不得不参加其他组别的比赛,在他参加的这一组中,其余的人都至少有一只手臂,这样,跑起来都因能摆臂而加快步幅,对刘细谷而言这是不公平的竞争。尽管如此,刘细谷表现出了非凡毅力。第一天上午,他参加了800米比赛,夺得了一个第四名,下午,他冒着室外40度的高温参加了5000米的长跑,赛前,他就向教练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一定要夺取奖牌。途中,一旁的教练怕他吃不消,劝他下场,他摇摇头,直往前冲去。冲过终点时因中暑而昏倒在跑道上。
中暑并未让刘细谷退缩,在第二天的1500米比赛中,他仍不顾领队、教练的劝说,坚持参加比赛,又夺得了一枚铜牌。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这样不顾命地往前冲时,他则很平静地说:“国家在我身上花了不少钱,我要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党和政府对我的关怀。”
多么朴素的语言,从他口中说出的,也是他内心真实的独白。因为,如果你知道了笼罩在刘细谷头上的一串串光环,你就不难理解刘细谷说出这话的内心世界了:
1984年,被评为省“五讲四美三热爱”积极分子; 1985年,被共青团湖北省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同年,还被省委宣传部授予“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分子”称号;
1987年,共青团湖北省委为他记“立志建功”活动一等功; 1989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湖北省特等劳动模范”称号;
1995年,被咸宁地区工商局、个体劳动者协会授予“先进个体工商户”称号。
刘细谷的运动生涯有结束的时候,但他的人生之路还很长,他将用他这双脚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运动,继续走向他人生上的另一个辉煌——强者之路。因为,他追求的永远是“更高、更快、更强”这个奥运精神。
路,还很长,很长……
主办: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2021 东溪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