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30日晚,在市外国语学校的小会议室里,响起了阵阵掌声。这里正为加拿大籍的63岁的外教雪琳女士举行座谈会,祝贺雪琳荣获省政府颁发的“编钟奖”。然而,熟悉内情的人都知道,这是雪琳在市外国语学校参加的最后一个活动了,因为再过三天,她就离开市外国语学校。她的老朋友、市人大副主任杨荣才来了,副市长张建平来了,还有得知她要走的学生也来了,小小的会议室被挤得满满的。
“编钟奖”是省政府专门奖给那些为鄂的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学者的,是外国人在我省获得的最高奖项。雪琳获得了这一崇高荣誉,这是她个人的骄傲,也是我市的骄傲。对此,市人大副主任杨荣才用流利的英语说:“雪琳用自身的努力证明了无愧于这一称号,她的事迹将载入市外语的史册,同时也将载入咸宁教育发展史的史册上。”
得知老师要走,市外校的一些学生也赶来了,在座谈会上,他们都深情地回忆起了两年来雪琳给他们带来的种种欢乐,表示要学好英语,不辜负雪琳老师对他们的期望。雪琳的外国同事们也纷纷表示,要以雪琳为楷模,当一名优秀的外籍老师。
面对此情此景,雪琳的眼中噙满了泪水,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当她从副市长张建平手中接过“编钟奖”的证书和奖品时,说:“我是加拿大人,但我的生活是从60岁来中国教书时开始的,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我在咸宁的生活会如此丰富多彩,这里的一切令我100%的满意。咸宁工作的两年时间,将令我终生难忘。”说完,她执意地将奖品和证书都交给了外国语学校校长闻立玮手上,并说:“这一荣誉属于外国语学校以及所有支持我工作的人,更属于我深爱着的学生。”
二(10)班的学生黄滢告诉记者,雪琳既和蔼可亲,又十分严厉。记得有一次上课时同学们不遵守纪律,她气得用英语连续大声喊道“你们应该为你们自己的行为感到耻辱”,并把这一句话写在黑板上。从未见她发脾气的同学们很快就变得鸦雀无声了。还有一次,调皮的男生们用饼干夹着牙膏来作弄她,她以为是夹心饼干,吃下后还连说:“Good,good”,见同学们笑了,她也笑了起来。 座谈会在依依不舍的告别声中结束,室内响起了《难忘今宵》的音乐,所有在场的人都重复一句话:再见了,雪琳!珍重,雪琳!
主办: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2021 东溪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