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阜山纪行之五 赶 集
和暖的阳光驱散了绵绵秋雨笼罩在人们心头上的阴霾。星期一一大早,崇阳县金塘镇金塘村的程明山老汉起了个早床,匆匆扒了几口早饭,便赶到了离家七、八里远的镇上。他要从镇上搭车,前往40公里外的白霓镇赶集。因为这一天崇阳县政府联合省里的部分专家,在白霓镇举办“政策科技、法律咨询”下乡活动。
好家伙,当他赶到白霓中学时,偌大的一个操场已是人满为患了。这里摆开了各种各样的咨询场所,养殖专业、经济合同纠纷、计划生育、农民减负等等咨询,不一而足。主席台上,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几位教授正通过喇叭向咨询的人们解答有关科技兴农的问题。人太多,程明山挤不进去,只好放弃向专家们咨询的打算。不过,他还是挤进了另一侧由楚天图书发行中心举办的科技图书销售点,从几千册图书中挑出了四本自己所需要的书籍,两本有关芦荟栽培与加工的书,一本《野生中药材栽培技术》,一本《大棚草莓高产优质栽培》。
这几年,程明山一直在自家的田地上进行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科学管理不到位,致使去年他引进的两个新品种种植失败,但他没有气馁,这不,他又瞄上了芦荟和草莓。当然,在这之前,他已进行过小规模的试种,并获得了成功。见此行的目的已达到,他满意而归。 并非所有赶集的人都象程明山这样满意而归,仰山殿村的村支书郭忠良告诉笔者,村里种上了几十亩百合,病害虫的防治已迫在眉睫,由于种植的是一个冷门品种,当他向省里的专家咨询百合的病害虫防治时,专家们也不太清楚。不过,有一个教授将他的地址抄了下来,并答应回去好好查查资料,再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畈上村的支书陈明远则是一个急性子的人,赶完科技集,他又匆匆赶到县城里,去联系有关科学种植的事宜去了。
在回来的车上,和程明山一样来自金塘镇的村民们,手里拿着各种科技图书,纷纷谈起这次赶集的体会,交流各自的看法,并表示回去后,决定以自己的行动带领村民走科技致富之路。
据金塘镇书记李力介绍,金塘镇根据人多地少的现状,多年来在农民中大力推广科学种田,科技示范户逐年增加,如今已发展到200余户,成为镇里带头致富的一支生力军。(本文为作者全程跟踪采访)
主办: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2021 东溪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