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飞人,你那“风吹的感觉” --追寻“花蝴碟”格·乔伊纳的人生跑道 新闻背景:她那么漂亮迷人,自从有了她,暗红色的塑胶跑道也变得多姿多彩了起来,然而,她的生命就象一阵风那样,匆匆而来,匆匆而过,有关她的谣言也随之四起。 1998年9月21日清晨6点30分,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兰奇县通往洛杉矾的公路旁一幢不起眼的白色别墅里,别墅的男主人奥运会三级跳远冠军艾尔起床后,照例推开妻子格里菲丝·乔伊纳卧室的门,喊醒睡梦中的妻子一起进行早锻炼。妻子乔伊纳似乎睡得很沉,往常只喊一声她就睁开惺松的眼睛,而这天艾尔连喊三声均没有反应,他只得走到床边去推醒妻子。这时,他发现他那美丽动人的妻子全身冰凉,并停止了呼吸。这一惊非同小可,艾尔马上向急救中心寻求帮助。10分钟后,警察和医护人员赶到,他们马上将乔伊纳送往附近的医院,并封锁了现场。 不久,警方证实,两项世界纪录保持者格里菲丝·乔伊纳在送往医院之前就已死亡,从现场上看,没有任何撕打痕迹,初步断定是由于心脏病引发的猝死。 就这样,一代飞人、旷世奇女“花蝴蝶”格里菲丝·乔伊纳就像她那惊人的速度一样,没来得及留下只言片语,便匆匆地跑完她生命中的第38个里程碑,然后,安静地告别了这个令她着迷的七彩世界。 艰辛的童年 1959年12月21日,迪洛蒂思·佛罗伦斯·格里菲丝诞生在洛杉矶一个黑人技工家庭里,她是老格里菲丝和佛罗伦斯夫妇的第11个小孩,格里菲丝的诞生并未给这个整日吵声不断的家庭带来丝毫欢乐,父母因性格不合,常因一些小事而大打出手。终于,在格里菲丝4岁的那一年,父母解除了婚姻关系。 父母离婚后,格里菲丝的母亲带着11个子女离开了他们洛杉矶的那个家庭而迁到了加利福尼亚州。12口人拥挤在4间房屋里,全靠母亲一人撑着。这种艰苦生活的环境在童年的格里菲丝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格里菲丝的母亲佛罗伦斯是一位美貌过人的少妇,年轻时,她曾梦想有朝一日能成为好莱坞的一名影视明星,为此作出过努力,但美国严重的种族歧视令她不得不放弃这一愿望而到了一所学校当起了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员。佛罗伦斯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她将这一理想转移到了她子女们的身上。她曾发誓,要在她11个子女中培养出一个明星来。没想到她最小的女儿格里菲丝果然没有令她失望,尽管不是影视明星而是体育明星。但佛罗伦斯很开明,她从不去干涉孩子们的发展,在格里菲丝身上唯一能找到她妈妈当年的影子的是她的美丽。14岁时的格里菲丝曾参加利福尼亚州的中学生选美比赛,一举夺得亚军。 不可否认,在教育子女的方式上,佛罗伦斯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她对子女的要求非常严格,她每周只允许孩子们看一次电视,晚上十点钟以前必须上床睡觉,每周二要求孩子们用圣经练习来对照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哪怕再忙,她也要抽出时间来检查孩子们的作业。 那时的生活很苦,常常得为面包、三明治发愁,但佛罗伦斯还是带着她的孩子们挺了过来,她那乐观的情绪深深地感染着儿时的格里菲丝。格里菲丝回忆起小时她妈妈常对她们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很富有,但不是金钱,而是用金钱买不到的亲密团结的亲情。”为此,成名后的格里菲丝常说:“我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在她的教育下,我们11个兄弟姐妹中没有一个吸毒、打架或斗殴的!” 奇怪的是,童年的格里菲丝十分喜欢跑步,甚至达到十分迷恋的程度。在学校里,尽管她的各科成绩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且爱好广泛,但她最喜欢的还是跑步,她说她在跑步中总能体会到一种难以愉悦的快感。她还提及过童年的一件趣事:她经常同兄弟们一起去他们原来的家看望父亲,途中要经过一片旷野,在这片荒芜的旷野中常常出现一些野兔,当格里菲丝他们来到这片旷野时,格里菲丝总喜欢赤脚去追逐那些野兔,在数十次的追逐中,两只野兔终于成了她手中的猎物。不过,她当时最满足的还不是尝到了野兔的鲜味,而是在追逐中她学会了如何放松自己从而提高自己的奔跑速度。 难堪的世界亚军 1976年,读高中的格里菲丝在洛杉矶乔凡中学的运动会上,奔得了100米、200米的冠军,并获得了全美中学最有影响的欧文斯奖。第二年,她又捧得该奖项。于是,1978年高中毕业时,她很自然地选择了体育较强的加州诺布里奇大学继续深造。在诺布里奇大学,格里菲丝师从田径教练鲍比·克西,代表该大学参加全美大学生运动会。 然而,由于经济原因,格里菲丝只在诺布里奇大学读了一学年便退学了,并很快在洛杉矶一家银行谋到了一份出纳的差事。但她仍忘不了跑步。不久,克西找到了她,要求她重返大学,并许诺为她申请奖学金,格里菲丝又随着鲍比·克西一起返回大学继续深造。 1980年,克西同诺布里奇大学闹翻,一气之下离开了加州而加盟了洛杉矶联合学院,格里菲丝也同克西一起来到了洛杉矶联合学院,并正式加入了克西创办的世界田径俱乐部,从而成为一名半职业的运动员。该俱乐部荟萃了当时全美乃至世界一流的田径高手,包括乔伊纳的师妹:布瑞斯科、里特等等。从那时起,格里菲丝便在克西手下专攻200米短跑。1982年,她便夺得了全美大学生运动会的冠军。第二年又获该项亚军,并入选进了美国国家队参加了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 在1984年的奥运会上,格里菲丝夺得了她运动生涯中的第一枚奥运奖牌——200米银牌。按理说能够夺得奥运会银牌应该知足了,但有一件事却深深刺伤了格里菲丝的自尊心。200米比赛结束后,按照惯例,前三名选手均要出席随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格里菲丝坐在冠军——也是她的师妹布瑞斯科的旁边,只见上百名记者不停地向布瑞斯科提出各种问题,而无一人斜视她这个亚军一眼,难熬的几十分钟就犹如过了几十年,她恨不得钻进地缝之中。 (详情请见《天使与魔鬼》一书,共5500字)
主办: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2021 东溪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