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记之四●南湖泛舟
在中国革命史上曾掀起波澜的南湖,如今静静的躺在浙江嘉兴的城中,杨柳环绕南湖,柳堤下,游人、情侣三三两两的悠然漫步。我们跳上游船,直奔目标“红船”。
船向湖中的一座小岛中驶去,站在船头,遥望四周,蔚蓝色的天空下嵌着朵朵白云,湖四周垂柳的倒影将湖水染成了一片碧绿,鱼儿绕着船来往穿插,渔民们悠闲地摇弋着乌篷船。不一会儿,船便到了湖中的一座小岛,岛上建起了一座楼阁,那就是烟雨楼,据传,那是宋代某位嘉兴知府为自己兴建的官邸,如今成了游客观光的一处景点。走上层层石阶,我徒然佩服起这位知府的闲情逸致来了,站在烟雨楼上,手凭栏杆,眼眺远处,青山绿水,波光鳞鳞,虽没有“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心绪,但“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心情应绰绰有余。
“红船”就停靠在烟雨楼的侧面,这是一艘属于江南式的乌篷船,说是红船,其实并非想象的那么红,深黄色的油漆在阳光的作用下,泛起了红色的光线,船沿上镶起了黑色的边框,一条涂上红漆的摇桨横放在船边沿。弯着腰从红船的船头走到船尾,发觉船其实并不大,十二个人围坐在一起就显得有些拥挤了,然而,这艘小小的乌篷船,却以其瘦弱的身躯承载着中国的希望,更是载着四万万华夏儿女,冒着隆隆炮声和销烟,劈波斩浪,躲过无数暗礁和浅滩,平稳地驾到了彼岸。
平静的南湖啊,哪能体验到处在水深火热中生命的滋味;静静的红船啊,更不可能体会到大风大浪的冲击。船在湖心,逃离了暗无天日的尘世,十二位热血青年,在这平静如镜的湖面上,抒写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退出红船,我再一次注视着它。慢慢地,我释然了,谁说它没有经过风雨,我分明感觉到它在向游人诉说当年那一段惊涛骇浪般的历史,那红色的船,不正是无数志士仁人用鲜血染成的吗?
游船开始向岸上驶去,红船离我们越来越远,注足船尾,只见湖水向两边快速的分开,层层波浪向外扩展,湖中的小岛也渐渐地远离了我们,垂柳掩映下的烟雨楼显得更加幽静而平和,那里曾是封建士大夫和文人骚客们吟诗作赋、抚琴山水的闲逸之处,不可否认,在这些文人骚客中也不乏忧国忧民之士。我想,烟雨楼和红船只有几步之遥,然而,那些胸怀远大抱负的士大夫和文人就为什么没有能从烟雨楼走上历史的红船呢?
南湖革命纪念馆就建在南湖的岸边,走进革命纪念馆,我的心再一次受到了洗礼,站在纪念馆的阳台上,眺望红船,只见它静静地躺在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熠熠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