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飘香
幕阜山纪行之九
百合飘香
“种了吗?”“种了多少?”这是崇阳县金塘镇农民如今见面时流行的一句问候语。见记者迷惑不解,该镇党委书记李力向记者解释道,他们互相问的是今年种了百合没有,种了多少亩。
8月29日,记者决定深入乡村了解该镇种植百合的情况。吉普车颠簸在崎岖不平的乡间公路上,一路上,通过李力的介绍,记者才慢慢地弄清楚了有关百合的知识。百合,属宿根科植物,是一种既能食用,又能药用,还可加工成各种饮料的营养丰富的绿色植物,适宜于像金塘镇这样的酸性沙土壤生长,耐干旱。经过加工后,主要销往广东、港澳、东南亚等地。九十年代初落户该镇的石店、葵山等村。年初,镇委、镇政府召开全镇种植百合动员大会后,各村民小组掀起了一个种植百合的高潮。如今,全镇80%的村都种上了百合,面积由去年的100多亩上升到如今的600多亩。
当问起农民种植百合的积极为何这么高时,镇党委书记李力则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一亩百合最少的产量也可达2000公斤,以最低价每公斤7.6元计算,一年下来,亩产毛收入可达15000余元,除去种子、化肥、人工等成本外,亩产纯收入少说也有10000元,加之市场行情长盛不衰,每到收获季节,外省的客商踏破了门槛,最高的达到了每公斤22元左右,市场如此火爆,农民的积极性怎会不高呢?他还略带神秘色彩告诉记者,应村民的要求,镇里打算成立百合资源开发总公司,已派人摸行情去了,一有消息,镇里就直接收购农民的原料生产成品对外出售。
吉普车在山谷中行驶,两边的地里都种植着农民们刚种下不久的百合,每到一处,总有熟悉或不熟悉的村民们围着李力,全是要他解决诸如某某卖的种子贵了,某某还差多少种子,某某种百合亩数不够等问题。到了仰山店村郭忠良家中,好客的主人把记者留下来吃中饭,并把百合拿出招待客人。
开饭了,揭开盖子,一股淡淡的清香直扑鼻孔,沁人肺腑。